西亞試劑優(yōu)勢供應上萬種化學試劑產(chǎn)品,歡迎各位新老客戶咨詢、選購!

登錄

¥0.00

聯(lián)系方式:400-990-3999 / 郵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亞試劑 —— 品質(zhì)可靠,值得信賴

化學性質(zhì)

【中文名稱】:甘草次酸

【中文別名】:beta-甘草亭酸;(3B,20B)-3-羥基-11-氧代-齊墩果-12-烯-29-酸;(3β,20β)-3-羥基-11-氧代-齊墩果-12-烯-29-酸;3β-羥基-11-氧-12-齊墩果烯-30-酸;甘草亭酸;18 BETA 甘草次酸;BETA-甘草次酸;甘珀酸

【簡寫拼音】:GCCS

【英文名稱】:glycyrrhetic acid

【英文別名】:18-BETA-GLYCYRRHETINIC ACID; 18B-GLYCYRRHETINIC ACID; (2S,4AS,6AS,6BR,8AR,10S,12AS,12BR,14BR)-10-HYDROXY-2,4A,6A,6B,9,9,12A-HEPTAMETHYL-13-OXO-1,2,3,4,4A,5,6,6A,6B,7,8,8A,9,10,11,12,12A,12B,13,14B-ICOSAHYDRO-PICENE-2-CARBOXYLIC; ACID; (3beta,18alpha,20beta)-3-Hydroxy-11-oxoolean-12-en-29-oic acid; 3BETA-HYDROXY-11-OXO-18BETA, 20BETA-OLEAN-12-EN-29-OIC ACID; 3BETA-HYDROXY-11-OXO-18BETA-OLEAN-12-EN-30-OIC ACID; 3b-hydroxy-11-oxo-18b,20b-olean-12-en-29-oic acid; 3B-HYDROXY-11-OXO-18B-OLEAN-12-EN-30-OIC ACID; B-GLYCYRRHETINIC ACID; B-GLYCYRRNETINIC ACID; ENOLOXONE; GLYCYRRHETIC ACID; GLYCYRRHETINIC ACID; GLYCYRRHETINIC ACID, 18B-; URALENIC ACID; 18-beta-glycyrrheticacid; 3.beta.-Hydroxy-11-oxo-12-oleanen-30-oicacid; 3-beta-hydroxy-11-oxo-olean-12-en-30-oicaci; 3-beta-hydroxy-11-oxoolean-12-en-30-oicacid

【CAS號】:471-53-4

【分子式】:C30H46O4 【分子量】:470.69

【所屬類別】: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及促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藥

藥物說明:

【適應癥】 可代替去氧皮質(zhì)酮用于阿狄森病的治療。

【用量用法】 肌注:0.06~0.1g/次,1次/日。

【規(guī)格】 針劑?!?/p>

物理化學性質(zhì)
 
熔點 291-294℃

比旋光度 165 º (C=1, CHCL3,ON DRY BA)

水溶性 可溶 IN ACETIC ACID


藥理作用
 
⒈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

⑴鹽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

對健康人和多種動物,甘草次酸能促進鈉、水潴留、排鉀增加,呈現(xiàn)去氧皮質(zhì)酮樣作用。對切除兩側(cè)腎上腺的病人每日用40mg氫化可的松肌注維持療法時,若加入甘草次酸每日4g皮下注射,則出現(xiàn)協(xié)同作用,電解質(zhì)保持平衡。但若停用氫化可的松而僅給甘草次酸則出現(xiàn)儲鈉能力喪失,發(fā)生阿狄森氏危象。

⑵糖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

甘草次酸的化學結(jié)構(gòu)與皮質(zhì)固醇類相似。對切除腎上腺皮質(zhì)及切除腦垂體的動物,甘草次酸仍能產(chǎn)生鈉潴留及抗利尿和抗炎作用。甘草次酸25mg對大鼠所產(chǎn)生的水鈉潴留作用比去氧皮質(zhì)酮1mg的作用強。故認為甘草次酸的去氧皮質(zhì)酮樣作用不是通過內(nèi)源性的去氧皮質(zhì)酮和醛固酮而產(chǎn)生的,可能系直接作用。也有人認為是一種間接作用,即甘草次酸抑制了腎上腺皮質(zhì)甾醇類在體內(nèi)的破壞,因而血液中皮質(zhì)甾類含量相應增加,而呈現(xiàn)較明顯的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另有報告指出,甘草次酸對腎上腺皮質(zhì)機能減弱而未完全衰竭者才會出現(xiàn)作用。

⒉抗炎及抗免疫作用

甘草次酸具有保泰松或氫化可的松樣的抗炎作用。甘草次酸對大白鼠的棉球肉芽腫及甲醛性腳腫、皮下肉芽腫性炎癥等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效價約為可的松或氫化可松的1/10。甘草次酸對角叉菜膠引起的大鼠實驗性關(guān)節(jié)炎有抑制作用,對馬血清或雞蛋白所致豚鼠過敏反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抗炎癥、抗過敏反應可能與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抗組胺或降低細胞對刺激的反應性有關(guān)。

甘草次酸對多種急性炎癥均有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不依賴于垂體一腎上腺皮質(zhì)系統(tǒng),而和抑制炎癥組織中PgE2生成、拮抗炎癥介質(zhì)組胺、5羥色胺等的作用有關(guān)。甘草次酸鈉能抑制蛋白致炎小鼠炎足中Pg內(nèi)過氧化物降解產(chǎn)物丙二醛的生成,此作用可被外源性花生四烯酸拮抗。甘草次酸鈉對機體非特異性細胞免疫功能也有增強作用。18-β甘草次酸對家兔急性血清病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免50只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用牛血清蛋白(BSA)為抗原造成兔一過性急性血清病模型。將18-β甘草次酸溶于橄欖油中(150mg/ml),實驗組動物于注射BSA后第3、5、7、9天以18-β甘草次酸200mg/kg給動物肌肉注射。對照組肌注橄欖油。結(jié)果對照組與實驗組動物血清中抗BSA-1gg抗體于BSA免疫后第6天檢出,第12天達最高蜂,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動物循環(huán)中特異性BSA-抗BSA復合物與免疫前比較均有提高,且有顯著差別,但兩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血中補體值,實驗組較對照組顯著增高。18-β甘草次酸對CIC的形成未見影響。

⒊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

甘草次酸可使結(jié)扎總輸膽管的家兔、大鼠的血膽紅素降低,尿膽紅素排泄增加,此作用較葡萄醛酸內(nèi)酯或蛋氨酸強。對幽門結(jié)扎的大鼠有良好的抗?jié)冏饔?。其治療指?shù)較高。

⒋鎮(zhèn)咳去痰作用

甘草次酸的膽堿鹽對化學性刺激(吸入氨水)及電刺激貓喉上神經(jīng)引起的咳嗽均有明顯的鎮(zhèn)咳作用。故認為其鎮(zhèn)咳作用與中樞有關(guān)。

⒌抗腫瘤作用

對大鼠的移植Oberling-gnerin骨髓瘤有抑制作用,其鈉鹽有最大耐受劑量時對小鼠艾氏腹水癌(FAC)及肉瘤-45細胞的生長有輕微的抑制。

⒍抗利尿作用

甘草次酸及其鹽類有明顯的抗利尿作用。能增強腎小管對鈉氯的重吸收而呈現(xiàn)抗利尿作用;其作用方式與去氧皮質(zhì)酮不同,可能是其對腎小管的直接作用。

⒎對內(nèi)耳聽覺功能的影響

利用聽覺電生理學方法研究表明,給豚鼠肌肉注射甘草次酸100mg/kg后,豚鼠聽神經(jīng)動作電位反應閾值降低,表明甘草次酸具有提高豚鼠內(nèi)耳聽覺功能的作用。

⒏對乙酰膽堿酯酶的抑制作用

甘草次酸使用4×10\-2mg/ml濃度時。對乙酰膽堿酯酶產(chǎn)生明顯的抑制作用,在此劑量范圍內(nèi)隨藥物濃度的增加而加強。50%抑制率時的藥物濃度為21.8±1.1mg/L。甘草次酸對乙酰膽堿酯酶的抑制作用呈競爭一非競爭型混合抑制,與新斯的明有相似的抑制作用。

⒐對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18-β甘草次酸0.3mmol/L對人多型核白細胞(PMN)釋放的氧自由基有明顯的清除作用,對PMN的氧消耗無影響。18-β甘草次酸對水溶液體系產(chǎn)生的O-2和-OH有明顯的清除作用。30mol/L對PMN產(chǎn)生的化學發(fā)光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結(jié)果證實18-β甘草次酸有直接捕獲氧自由基的作用。

⒑其它作用

⑴對雌激素的影響

甘草次酸能抑制雌激素對未成年動物子宮的增長作用,切除腎上腺或卵巢以后仍有同樣作用。

⑵抗菌、抗病毒作用

甘草次酸體外能增強小檗堿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效力,還能中和破傷風毒素的毒力。

⑶對嗜中性白細胞活性氧生成及細胞內(nèi)游離Ca2+濃度的影響

大鼠實驗表明:18-β甘草次酸鈉0.8~12.7mmol/L能選擇性地抑制A-23187(鈣離子載體)誘導的Neu (嗜中性白細胞)活性氧生成;25.4~203mmol/L刺激Neu生成活性氧,并增強f-MLP的活性氧生成作用。18-β甘草次酸鈉25.5~203或6.3~50.7mmol/L抑制A-23187或f-MLP誘導的Neu(Ca2+) 增加,101.5mmol/L以上也有升高Neu(Ca2+)的作用。

⑷對小鼠缺氧的影響

甘草次酸鈉ip,14mg/kg,21mg/kg能明顯延長小鼠在正常壓及減壓條件下的存活時間,增強小鼠對氰化鉀、亞硝酸鈉引起的組織缺氧和結(jié)扎頸總動脈造成的腦循環(huán)缺氧的耐受力。

⑸對心肌缺血的影響

能明顯對抗大鼠因垂體后葉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心電圖的變化。


 

安全信息

安全術(shù)語
 
S22Do not breathe dust.

切勿吸入粉塵。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與皮膚和眼睛接觸。

風險術(shù)語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36Irritating to eyes.

刺激眼睛。

 

合成方法

 

1、甜味劑;甜味改良劑;調(diào)味劑(與食鹽配合應用,效果特別大);香味增強劑(乳制品、可可制品、蛋制品、羊肉等除膻增香用)。我國民間慣用于醬及醬制品、腌漬品等。

2、抗生素類藥,用于治療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螺旋桿菌等的感染

3、是一種重要的醫(yī)藥和高檔化妝品原料,具有抗炎抗過敏、抑制細菌繁殖等作用

4、該品為消炎藥。用于治療腎上腺皮質(zhì)機能減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5.將粉碎的甘草加水加熱,連續(xù)逆流提取,分離除去雜質(zhì),得水溶液。蒸發(fā)、濃縮,攪拌下加入硫酸調(diào)ph為2~3。靜置沉淀,除去上清液。沉淀物用水洗除硫酸根,加熱濃縮,制得甘草酸膏。將甘草酸膏粉碎并用95%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3h,得乙醇溶液。經(jīng)過濾后攪拌通氨至ph為7~7.5。再過濾得甘草酸三銨鹽粗品,用冰醋酸精制,即得米黃色的甘草酸單銨鹽。將甘草酸單銨鹽加入5%的硫酸水溶液中,攪拌加熱至近沸,回流水解15h,過濾、水洗得甘草次酸粗品。再經(jīng)重結(jié)晶、脫色即得甘草次酸。

上下游產(chǎn)品信息

表征圖譜

相關(guān)文獻

用途

1、由豆科植物基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莖中提取的甘草酸,制成銨鹽后再經(jīng)水解而得。甘草為我年生草本,主產(chǎn)于內(nèi)蒙古和甘肅等地。甘草的根及根莖主要含甘草甜素,為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的鉀、鈣鹽,是甘草的甜味成分。甜約為蔗糖的50倍。將粉碎后的甘草加水加熱,連續(xù)逆流提取,分離除去草渣雜質(zhì),得水溶液。蒸發(fā)、濃縮,攪拌下加硫酸pH2-3。靜置沉淀,除去上清液。沉淀物用水洗盡硫酸根,加熱濃縮濃縮,熬制成甘草酸膏。將甘草酸膏粉碎,用95%乙醇加流提取2-3次,每次3h,得乙醇溶液。經(jīng)過濾后攪拌通氨至pH為7-7.5。再過濾,得甘草酸三銨鹽粗品,用冰醋酸精制,即為米黃色的甘草酸單銨鹽。將甘草酸單銨鹽加入5%硫酸水溶液中,攪拌加熱至近沸,回流水解15h,過濾、水洗得甘草次酸粗品。經(jīng)重結(jié)晶、脫色即得含量在92%以上的基草次酸。以甘草計,總收率約0.5%。

2、由甘草抽提液(見“02317甘草”)經(jīng)濃縮、干燥后,制得粗結(jié)晶,然后在稀酒精中重結(jié)晶而得。得率6%-14%也可直接用氨水萃取,經(jīng)濃縮后用硫酸沉淀,再用95%乙醇重結(jié)晶而得.

3.本品為消炎藥。用于治療腎上腺皮質(zhì)機能減退、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甘草次酸及其衍生物可制成抗炎、抗過敏制劑用于過敏性及職業(yè)性皮炎。化妝品中添加本品可制成療效性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