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性質(zhì)
中文名稱:乙酸仲丁酯
中文同義詞:醋酸仲丁酯;1-甲基丙基乙酸酯;醋酸第二丁酯;乙酸仲丁酯;醋酸仲丁酯 ;乙酸第二丁酯;醋酸另丁酯
英文同義詞:1-Methylpropyl acetate;1-Methylpropyl ethanoate;1-methylpropylacetate;1-Methylpropylethanoate;2-Butyl acetate;2-butylacetate;Acetate de butyle secondaire;acetatedebutylesecondaire
分子量:116.16

EINECS號:203-300-1
相關類別:羰基化合物;Acetics acid and esters;C6 to C7;Carbonyl Compounds;Esters
Mol文件:105-46-4.mol
物理性質(zhì)
物性數(shù)據(jù)
1.性狀:無色液體,有水果香味。
2.熔點(℃):-98.9
3.沸點(℃):112.3
4.相對密度(水=1):0.86
5.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4.00
6.飽和蒸氣壓(kPa):1.33(20)
7.燃燒熱(kJ/mol):-3556.3
8.臨界溫度(℃):288
9.臨界壓力(MPa):3.24
10.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1.72
11.閃點(℃):31(OC);16.7(CC)
12.引燃溫度(℃):421
13.爆炸上限(%):9.8
14.爆炸下限(%):1.7
15.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數(shù)有機溶劑。
16.閃點(oC,閉口):19
17.閃點(oC,開口):31.1
18.比熱容(KJ/(kg·K),20oC,定壓):1.92
19.液相標準熱熔(J·mol-1·K-1):230.6
20.體膨脹系數(shù)(K-1,10~30oC):0.00118
21.偏心因子:0.406
分子結(jié)構(gòu)數(shù)據(jù)
1、摩爾折射率:31.57
2、摩爾體積(m3/mol):131.4
3、等張比容(90.2K):292.9
4、表面張力(dyne/cm):24.6
5、介電常數(shù):
6、偶極距(10-24cm3):
7、極化率:12.51
化學性質(zhì)
生態(tài)學數(shù)據(jù)
1.生態(tài)毒性 暫無資料
2.生物降解性 暫無資料
3.非生物降解性空氣中,當羥基自由基濃度為5.00×105個/cm3時,降解半衰期為70h(理論)。
當pH值為7,8,9時,水解半衰期分別為12.6a,1.26a,46d(理論)。
4.其他有害作用 該物質(zhì)對環(huán)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
計算化學數(shù)據(jù)
1、疏水參數(shù)計算參考值(XlogP):1.7
2、氫鍵供體數(shù)量:0
3、氫鍵受體數(shù)量:2
4、可旋轉(zhuǎn)化學鍵數(shù)量:3
5、互變異構(gòu)體數(shù)量: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26.3
7、重原子數(shù)量:8
8、表面電荷:0
9、復雜度:78.6
10、同位素原子數(shù)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gòu)中心數(shù)量:1
12、不確定原子立構(gòu)中心數(shù)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gòu)中心數(shù)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gòu)中心數(shù)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shù)量:1
安全信息
注意事項
環(huán)境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jīng)皮吸收。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huán)境行為
危險特性
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fā)生強烈反應。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
燃燒(分解)產(chǎn)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監(jiān)測方法
羥胺-氯化鐵比色法《空氣中有害物的測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編
環(huán)境標準
前蘇聯(lián)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zhì)的最高容許濃度 200mg/m3
前蘇聯(lián)(1975)水體中有害物質(zhì)最高允許濃度 0.1mg/L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qū)人員至安全區(qū),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劑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tǒng)。大量泄漏:構(gòu)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用防爆泵轉(zhuǎn)移至槽車或?qū)S檬占鲀?nèi),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tǒng)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tài)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現(xiàn)場嚴禁吸煙。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wèi)生。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
滅火方法:采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滅火。用水滅火無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場中容器冷卻 。
安全說明
S16:遠離火源。
S23:不要吸入蒸汽。
S25:避免接觸眼睛。
S29:不要將殘余物傾入排水口。
S33:采取防護措施防止靜電發(fā)生。
危險類別碼
R11:非常易燃。
R66:反復接觸可能導致皮膚干燥或皴裂。
合成方法
由乙酸與仲丁醇在硫酸存在下酯化制得。
精制方法:常含有水、乙酸、仲丁醇以及乙酸仲丁酯的異構(gòu)體如同系物等雜質(zhì)。精制時先用碳酸氫鈉或碳酸鈉飽和溶液洗滌,再用氯化鈉飽和水溶液洗滌,無水硫酸鈉或硫酸鎂干燥后精餾。
上下游產(chǎn)品信息
表征圖譜
相關文獻
用途
1.主要用于漆用溶劑、稀釋劑、各種植物油與樹脂溶劑。還用于塑料和香料制造。汽油抗爆劑。
2.用作溶劑、化學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