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xué)性質(zhì)
英文通用名稱 carbendazim
1.化學(xué)名: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
中文別名:貝芬替;甲基-1H-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N-(2-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甲基-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
英文別名 methyl benzimidazol-2-ylcarbamate; Methyl-1H-benzimidazol-2-yl carbamate; Carbendazol; Bavistin; Derosal; Delsene; Methyl 2-benzimidazolecarbamate; 1H-Benzimidazole-2-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 2-Benzimidazole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 2-(Carbomethoxyamino)benzimidazole; BCM ; N-(benzimidazlyl-2)methyl carbamate(effective constituent)
EINECS號 234-232-0
2.分子式:C9H9N3O2
CAs號:10605-21-7
3.結(jié)構(gòu)式:
4.分子量:191.2
特性
本品為無味的粉末,在215-217℃時開始升華,大于290℃時熔融,306℃時分解,
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氯仿和其他有機溶劑??扇苡跓o機酸及醋酸,并形成相應(yīng)
的鹽,化學(xué)性質(zhì)穩(wěn)定。
藥劑特性
純品為白色結(jié)晶固體,熔點302℃~307℃(分解),密度1. 45glcm3 (20℃)。24℃時溶解度:水29mglL(PH4),二甲基甲酰胺5g/L,微溶于其余有機溶劑中。低于50℃至少2年穩(wěn)定。在堿性溶液中緩慢分解,隨pH升高分解加快,隨pH降低失去活性,以7作為基準(zhǔn)。在酸中穩(wěn)定形成可溶性鹽。原藥為棕色粉末?;瘜W(xué)性質(zhì)穩(wěn)定,原藥在陰涼、干燥處貯存2-3年,有效成份不變。對人畜低毒,對魚類毒性也低。
功能
多菌靈為高效低毒內(nèi)吸性殺菌劑,有內(nèi)吸治療和保護作用。
可以有效防治由真菌引起的多種作物病害,在我國的使用范圍廣泛,但其殘留能引起肝病和染色體畸變,對哺乳動物有毒害。
施用
1.防治麥類病害
(1)麥類黑穗病。用多菌靈有效成分100克,加水4kg均勻噴灑100千克麥種,再堆悶6小時后播種。也可用多落效成分156克,加水156千克攪勻,浸麥種100千克36~。時,然后撈出播種。藥液可連續(xù)使用。
(2)麥類赤霉病。如小麥揚花初有連續(xù)陰雨天氣,每667米2用25%可濕性粉150~200克,對水50~80升噴霧,隔5~7天視天氣狀況和病情發(fā)展,決定噴第二次藥與否,用藥量同第一次。
2.防治水稻病害
(1)稻瘟病。每667米z用多菌靈有效成分37.5~50克,對水稀釋作常量或低容量噴霧。防治葉瘟,在田間發(fā)現(xiàn)發(fā)病中心時噴第一次藥,隔7天后再噴一次。防治穗瘟,在水稻破口期和齊穗期各噴~次。
(2)水稻紋枯病。水稻分蘗末期和孕穗前各噴藥一次。每
667米2用多菌靈有效成分37.5~50克,對水噴霧。噴藥時重點
噴水稻莖部。
(3)水稻小粒菌核病。在水稻圓稈拔節(jié)期至抽穗期噴藥。每667米2用多菌靈有效成分37.5~50克,對水50~80升噴霧。每隔5~7天噴藥一次,共噴藥2~3次。
3.防治棉花病害 防治棉花立枯病、炭疽病,每100千克種子用多菌靈有效成分500克拌種。也可采用浸種方法,用多菌靈有效成分250克,對水250千克,浸100千克種子24小時。
4.油菜菌核病的防治 在油菜花期和終花期各噴一次。每667米2用多菌靈有效成分37.5~62.5克,對水50~80升噴霧。
5.防治花生立枯病、莖腐病、根腐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拌種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5% 81%,即100千克種子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 000克。也可先將花生種浸泡24小時或?qū)⒎N子用水濕潤,再按上述的藥量拌種。
6.防治甘薯黑斑病用20 000倍藥液浸種薯10分鐘,或用30毫克/千克的藥液浸苗基部3~5分鐘,藥液可連續(xù)使用7~10次。
7.防治蔬菜病害
(1)番茄早疫病。發(fā)病初期每’667米2用多菌靈有效成分31.3~37.5克,對水50升噴霧。隔7~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藥3~5次。
(2)黃瓜炭疽病。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千克加土雜肥2000千克,配成藥土覆蓋。
8.果樹病害的防治
(1)梨黑星病。在梨樹萌芽期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0倍液,噴第一次藥,落花后噴第二次。以后根據(jù)病情發(fā)展情況決定噴藥次數(shù)。一般噴藥3~4次,每次間隔期為7—10天。
(2)桃瘡痂病。在桃子套袋前,用25%多菌靈呵濕性H劑200~400倍液噴霧,每隔7~10滅噴一次。
(3)蘋果褐斑病。在病害始見后,使用25 cYo多菌靈W濕性粉劑250~4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噴藥1次。
(4)葡萄白腐病、黑痘病、炭疽病。在葡萄展葉后到果實著色前,使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0~500倍藥液噴霧,每隔10~15天噴一次。
9.花卉病害的防治多菌靈對大麗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蘭葉斑病,海棠灰斑病,蘭花炭疽病、葉斑病,花卉白粉病等都有一定的預(yù)防效果。用法是在病害發(fā)生初期,使用25%多菌靈250倍液噴霧。根據(jù)病情發(fā)展情況決定噴藥次數(shù)。隔7~10天噴一次。
10.多肉植物扦插時防止傷口爛腐。
混配噴霧
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與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混配后,兼防治白菜類、芥菜類、蘿卜等的霜霉病和白斑病,甘藍類霜霉病。
拌種
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用藥量因病而異。用藥量為種子質(zhì)量的0.4%,防治大白菜褐斑病,白菜類炭疽病。
灌根
將12.5%增效多菌靈可溶液劑對水稀釋為200~300倍液,在初發(fā)病時灌根,每株次灌藥液100毫升,每隔10天左右灌1次,連灌2~3次,防治白菜類和蘿卜的黃葉病。
注意事項
(1)與硫磺、混合氨基酸銅·鋅·錳·鎂、代森錳鋅、代森銨、福美雙、福美鋅、五氯硝基苯、丙硫多菌靈、菌核凈、溴菌清、乙霉威、井岡霉素等有混配劑;與敵磺鈉、代森錳鋅、百菌清、武夷菌素等能混用。
在蔬菜收獲前18天停用。本劑不能與強堿性藥劑或含銅藥劑混用,應(yīng)與其他藥劑輪用。
(2)不要長期單一使用多菌靈,也不能與硫菌靈、苯菌靈、甲基硫菌靈等同類藥劑輪用。對多菌靈產(chǎn)生抗(藥)性的地區(qū),不能采用增加單位面積用藥量的方法繼續(xù)使用,應(yīng)堅決停用。
(3)低毒。在陰涼、干燥處貯存。
安全信息
對人、畜、魚類、蜜蜂等低毒。 對皮膚和眼睛有刺激,經(jīng)口中毒出現(xiàn)頭昏、惡心、嘔吐。
大、小鼠急性經(jīng)口LD50>5000~15000mg/kg,大鼠急性經(jīng)皮LD50>2000mg/kg,大鼠腹腔注射LD50>15000mg/kg。大鼠在含2.2mg/L有效成分空間中能容忍。原藥對狗和大鼠3個月的喂養(yǎng),無影響劑量分別為500mg/kg和400mg/kg。未見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對魚類和蜜蜂低毒。鯉魚LC50為40mg/L(48h)。
安全術(shù)語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觸,使用前須獲得特別指示說明。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發(fā)生事故或感不適,立即就醫(yī)(可能的話,出示其標(biāo)簽)。
S60This material and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該物質(zhì)及其容器須作為危險性廢料處置。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釋放至環(huán)境中。參考特別說明/安全數(shù)據(jù)說明書。
風(fēng)險術(shù)語
R46May cause heritable genetic damage.
可能引起遺傳性基因損害。
R60May impair fertility.
可能損害生育能力。
R61May cause harm to the unborn child.
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
R50/53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對水生生物有極高毒性,可能對水體環(huán)境產(chǎn)生長期不良影響。
合成方法
工業(yè)上生產(chǎn)多菌靈主要是以甲醇、光氣、石 灰氮(氰胺化鈣)為原料先合成氰胺基甲酸甲酯,然后再與鄰苯二胺縮合生成多菌靈。該法稱為氰胺化鈣法或稱氯甲酸甲酯合成法。
上下游產(chǎn)品信息
表征圖譜
相關(guān)文獻
用途
1. 高效、低毒、廣譜、內(nèi)吸殺菌劑,持效期較長,對許多子囊菌、半知菌及各種擔(dān)子菌有效,對藻菌類無效。用于防治麥類赤霉病、水稻紋枯病、稻瘟病、小粒菌核病,許多果樹、蔬菜病害,如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等, 用50%可濕性粉劑750~1000倍液噴霧。種苗處理可防治禾谷作物黑穗病,瓜類、番茄枯萎病等。此外,還可用于造紙、紡織、皮革、橡膠等工業(yè)的防霉。
2. 多菌靈為苯并咪唑類殺菌劑,原為是殺菌劑苯菌靈的中間體,由美國杜邦公司在1967年開發(fā)。稍后,美國和中國的科技工作者分別獨立發(fā)現(xiàn)了多菌靈的殺菌性質(zhì)。在70年代中期,中國和德國先后實現(xiàn)工業(yè)生產(chǎn),目前已成為我國產(chǎn)量最大的內(nèi)吸殺菌劑品種。有于防治三麥赤霉病、禾谷類黑穗病、棉花苗期病害、油菜菌核病、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甜菜褐斑病等。多菌靈可被植物吸收并經(jīng)傳導(dǎo)轉(zhuǎn)移到其他部位,干擾病菌細胞的有絲分裂,抑制其生長。它的殺菌譜較廣,通常加工成粉劑,可濕性粉劑和懸浮劑使用,作種子處理或葉面噴灑,用于防治糧、棉、油、果、蔬菜、花奔的多種真菌病害,還可用于水果的保鮮。多菌靈作為工業(yè)用殺菌劑也有許多報道。
3. 用作麥類及瓜果蔬菜等殺菌劑
4.多菌靈為苯并咪唑類殺菌劑。高效、低毒、殺菌譜廣、持效期較長,對許多子囊菌、半知菌及各種擔(dān)子菌有效,對藻菌類無效。多菌靈可被植物吸收并經(jīng)傳導(dǎo)轉(zhuǎn)移到其他部位,干擾病菌細胞的有絲分裂,抑制其生長。用于防治三麥赤霉病、禾谷類黑穗病、棉花苗期病害、油菜菌核病、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甜菜褐斑病等。用于防治糧、棉、油、果、蔬菜、花卉的多種真菌病害,還可用于水果的保鮮。通常加工成粉劑,可濕性粉劑和懸浮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