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亞試劑優(yōu)勢供應上萬種化學試劑產品,歡迎各位新老客戶咨詢、選購!

登錄

¥0.00

聯(lián)系方式:400-990-3999 / 郵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亞試劑 —— 品質可靠,值得信賴

化學性質

WinID:096F
中文名稱:氧化亞銅
英文名稱:Copper(I) oxide
別名名稱:Cuprous oxide;Red copper oxide;Copper protoxie;Copper suboxide
更多別名:紅色氧化銅 赤色氧化銅
分子式:Cu2O
分子量:143.08

10.png


CAS號:1317-39-1
MDL號:MFCD00010974
EINECS號:215-270-7
RTECS號:GL8050000
PubChem號:24880287
物性數(shù)據(jù)
性狀:紅色或暗紅色八面立方晶系結晶性粉末。在水中迅速變藍,在濕空氣中逐漸氧化成黑色氧化銅。
密度(g/mL,25/4℃): 6.0
相對蒸汽密度(g/mL,空氣=1):4.9
熔點(oC):1235
沸點(oC,常壓):1800
折射率: 2.705
閃點(oC): 1800
溶解性:不溶于水和醇,溶于鹽酸、氯化銨、氨水,微溶于硝酸。溶于鹽酸生成白色氯化亞銅結晶粉末。遇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銅鹽。在空氣中會迅速變藍。能溶于濃堿、三氯化鐵等溶液中。
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為二價銅,說明在溶液中,二價銅離子的穩(wěn)定性大于一價銅離子,例如氧化亞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銅。
Cu2O + H2SO4 → CuSO4 + Cu + H2O
氧化亞銅和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
3Cu2O + 14HNO3(稀)→ 6Cu(NO3)2 + 2NO↑ + 7H2O
氧化亞銅與氨水和氫鹵酸反應,因生成絡合物,不歧化成二價銅和銅
溶于濃氨溶液形成無色配合物[Cu(NH3)2]+(銅(I)氨離子),其在空氣中被氧化為藍色的 [Cu(NH3)4(H2O)2]2+(二水合銅(II)氨離子)
氧化亞銅可溶于鹽酸生成 HCuCl?(氯化亞銅的配合物),也可溶于硫酸及硝酸分別形成硫酸銅及硝酸銅。
毒理學數(shù)據(jù)
急性毒性:小鼠口經LD50:470mg/kg;小鼠腹經LD50:380mg/kg;本品粉塵在空氣中含量達到0.22~14mg/m3時,工作1~2h后會引起急性中毒,表現(xiàn)為頭痛、無力、咽和結膜發(fā)紅、惡心、肌肉痛、有時嘔吐和腹瀉、疲乏、體溫升高。一天以后體溫可恢復正常,但仍無力,頭痛,眩暈,脈數(shù)加快,淋巴細胞增多。對急性中毒者用一定濃度的K4[Fe(CN)6]溶液洗胃,服牛奶等措施。 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為0.1mg/m3。 可戴口罩、防塵眼鏡,穿防護工作服,工作后要洗淋浴。
慢性中毒表現(xiàn)為:接觸銅化合物的工人的局部皮膚、頭發(fā)及眼結膜有時變成淺黃色或黑綠色,齒齦上有暗紅色或絳紅色邊。對皮膚有刺激作用,粉塵刺激眼睛,并引起角膜潰瘍。
生態(tài)學數(shù)據(jù)
水危害級別3:對水是極其危害的,即使是少量產品滲入地下也會對飲用水造成危害,若無政府許可勿將產品排入周圍環(huán)境。對水中有機物有劇毒和危害。

性質與穩(wěn)定性
如果遵照規(guī)格使用和儲存則不會分解,未有已知危險反應,避免氧化物、水分/潮濕、空氣.
不遇稀硫酸和稀硝酸生成銅鹽。在空氣中會迅速變藍。能溶于濃堿、三氯化鐵等溶液中。劇毒!
氧化亞銅在干燥的空氣中雖然穩(wěn)定,但在濕空氣中會慢慢氧化,生成氧化銅,故可作為除氧劑使用;另外,用還原劑容易使其還原為金屬銅。氧化亞銅不溶于水,與氨水溶液、濃氫鹵酸形成絡合物而溶解,極易溶解于堿性水溶液。
質量指標
質量標準  國家標準 GB/T 1620-79
指 標 項 目 指 標
優(yōu)等品
總還原率(以Cu2O計)%≥ 98.0
金屬銅(Cu) 含量%≤ 1.0
氧化亞銅 (Cu2O計)含量%≥ 97.0
總銅(Cu) 含量%≥ 87.0
氯化物(Cl) 含量%≤ 0.5
硫酸鹽(以SO42- 計) 含量%≤ 0.5
水份 %≤ 0.5
丙酮溶解物含量 %≤ 0.5
穩(wěn)定性試驗后還原率減少量 %≤2.0
篩余物(45μm)%≤ 0.3
75μm篩上硝酸不溶物%≤ 0.1
非銅金屬含量%≤ 0.5


安全信息

安全風險術語
安全術語
S22:Do not breathe dust.
切勿吸入粉塵。
S60:This material and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該物質及其容器須作為危險性廢料處置。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釋放至環(huán)境中。參考特別說明/安全數(shù)據(jù)說明書。
風險術語
R22:Harmful if swallowed.
吞食有害。
R50/53: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對水生生物有極高毒性,可能對水體環(huán)境產生長期不良影響。

儲運事項
包裝儲運
用內襯聚乙烯塑料袋的鐵桶包裝,每桶凈重25kg或50kg。應有“劇毒”標志。 本品為劇毒物。貯存于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內,不得與氧化劑混放。容器必須密封,防止與空氣接觸變成氧化銅而降低使用價值。不可與強酸、強堿及食用物品共貯混運。裝卸時要輕拿輕放,防止包裝破損。 失火時可用水、砂土、各種滅火器撲救。
儲運注意事項
氧化亞銅應貯存于干燥通風良好的庫房內, 不得與氧化劑混放。容器必須密封,防止與空氣接觸變成氧化銅而降低使用價值。不可與強酸、強堿及食用物品共貯混運。失火時,可用水澆救。

 

合成方法

氧化亞銅制備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干法:銅粉經除雜質后與氧化銅混合,送入煅燒爐內加熱到800~900℃煅燒成氧化亞銅。取出后,用磁鐵吸去機械雜質,再粉碎至325目,制得氧化亞銅成品。如果采用硫酸銅為原料,則先用鐵將硫酸銅中的銅還原出來,以后的反應步驟與以銅粉為原料法相同。
葡萄糖還原法:將硫酸銅溶液與葡萄糖混合后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生成氧化亞銅,經過濾、漂洗、烘干粉碎制得氧化亞銅產品。
電解法在鐵:制殼體內襯聚氯乙烯的電解槽中,以澆鑄銅板作陽極,紫銅板作陰極,用鉻酸鉀作添加劑,食鹽溶液作電解液,其中含氯化鈉為290~310g/L、鉻酸鉀為0.3~0.5g/L、溫度70~90 ℃、pH8~12、電流密度1500 A/m2的條件下進行電解,生成氧化亞銅,經沉淀分離、漂洗、過濾、干燥制得氧化亞銅。
肼還原法:將3~5mL 20%的肼水溶液倒入50mL高濃度乙酸銅水溶液中,使二價的銅離子還原。溶液最初變?yōu)榫G色,并產生氮氣,放置一段時間后則沉淀出黃色至橙黃色的氧化亞銅。沉淀用水、乙醇和乙醚洗滌。因為過量的肼可使氧化亞銅進一步還原為金屬銅,所以肼的用量不宜過量。
菲林溶液的葡萄糖還原合成法:將50g五水合硫酸銅和75g酒石酸鉀鈉分別溶解于200mL冷水中,在溶液冷至室溫時將二者混合。另將75g氫氧化鈉溶解在200mL水中,配制成堿溶液。在攪拌混合溶液的情況下,緩慢地加入堿溶液,要小心地保持溶液溫度,不使該溶液的溫度上升,讓溶液變成深藍色。將這個二價銅鹽溶液加熱煮沸,并添加10%的葡萄糖溶液直至藍色消失,析出紅色的氧化亞銅。然后將其放到1L的冷水中,靜置約15min后,棄去上層澄清液;再加水攪拌,傾析后,用布氏漏斗過濾;沉淀物用15mL清水洗滌兩次,接著用乙醇洗滌三次,最后在空氣浴中干燥。
金屬銅的直接氧化法:用鉑絲將金屬銅吊在豎式管狀電爐中,在含1%(體積分數(shù))氧的氮氣氛中,于1000℃加熱24h則得氧化亞銅。或將金屬銅和氧化銅的化學計算量混合物封閉于真空管中,在1000℃加熱5h使其反應而得到氧化亞銅。

上下游產品信息

表征圖譜

相關文獻

用途

氧化亞銅用于制船底防污漆(殺死低級海生動物)。用作殺菌劑、陶瓷和搪瓷的著色劑、紅色玻璃染色劑,還用于制造各種銅鹽、分析試劑及用于電器工業(yè)中的整流電鍍、農作物的殺菌劑和整流器的的材料等。氧化亞銅也常用于催化劑作用于有機物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