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方式:400-990-3999 / 郵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亞試劑 —— 品質可靠,值得信賴
化學性質
危險屬性
質量標準
采購詢價
問答
1. 物理性質
- 外觀形態(tài):四丁基氯化銨通常以無色或白色至淡黃色的結晶固體形式存在,具有吸濕性,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變潮。
- 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丙酮和氯仿等極性溶劑,但在非極性溶劑如乙醚和苯中的溶解度較小。
- 熔點:其熔點在83-86°C之間。
- 密度:密度約為0.98 g/mL。
- 折射率:折射率范圍在1.421到1.423之間。
2. 化學性質
- 穩(wěn)定性:四丁基氯化銨在常溫常壓下穩(wěn)定,但應避免與強氧化劑接觸,以防止可能的分解反應。
- 離子對試劑:作為離子對試劑,它廣泛應用于色譜分析中,特別是在高效液相色譜(HPLC)中用于形成中性離子對化合物,以提高樣品的分析效果。
- 表面活性劑:由于其獨特的分子結構,四丁基氯化銨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能夠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因此在某些情況下可用作表面活性劑。
- 相轉移催化劑:在有機合成中,四丁基氯化銨常用作相轉移催化劑,促進非均相系統(tǒng)中的反應進行。
3. 安全性與儲存
- 刺激性:四丁基氯化銨具有刺激性,可能對皮膚、眼睛和呼吸系統(tǒng)造成刺激。因此在操作時建議佩戴適當?shù)姆雷o裝備,如手套、護目鏡等。
- 儲存條件:由于其易吸濕性,建議在密封條件下干燥保存,并放置在陰涼通風處,避免高溫和強光照射。
GHS分類
1. 危害水生環(huán)境:根據(jù)GHS分類,四丁基氯化銨未被明確列為有害于水生環(huán)境的物質。
2. 急性毒性:四丁基氯化銨的急性毒性較低,但具體影響需參考相關毒理學研究。
3. 皮膚腐蝕/刺激:四丁基氯化銨可能對皮膚造成腐蝕或刺激,具體取決于其濃度和暴露時間。
4. 嚴重眼損傷/眼睛刺激:四丁基氯化銨可能對眼睛造成嚴重損傷或刺激,應避免接觸眼睛。
5. 呼吸系統(tǒng)刺激:吸入四丁基氯化銨的粉塵或蒸氣可能對呼吸系統(tǒng)造成刺激,應采取適當?shù)姆雷o措施。
6. 其他危害:目前未發(fā)現(xiàn)四丁基氯化銨具有致癌性、致突變性、致畸胎性或其他長期健康影響。
安全術語
1. S26:不慎與眼睛接觸后,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征求醫(yī)生意見。
2. S37/39:戴適當?shù)氖痔缀妥o目鏡或面具,以減少職業(yè)暴露風險。
3. S36:穿戴適當?shù)姆雷o服,以防止皮膚直接接觸。
4. S264:作業(yè)后徹底清洗,以去除殘留物。
5. S280:戴防護手套,防止皮膚接觸。
風險術語
1. R36/38:刺激眼睛和皮膚,長時間接觸可能導致嚴重刺激或灼傷。
2. R37:短期暴露可能刺激呼吸道,導致咳嗽、喘息等癥狀。
3. R51/53:對水生生物有毒性作用,可能對水體環(huán)境產(chǎn)生不利影響。
急救措施
1.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如有不適感,就醫(yī)。
2. 眼睛接觸:分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立即就醫(yī)。
3.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就醫(yī)。
4.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立即就醫(yī)。
消防措施
1. 滅火方法:用水霧、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滅火劑滅火。避免使用直流水滅火,以防可燃物飛濺。
2. 消防人員防護:消防人員須佩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3. 特別危險性:高溫下四丁基氯化銨可能分解并釋放有毒氣體,如氯化氫等。
泄漏應急處理
1. 個人防護: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攜氣式呼吸器,穿防靜電服,戴橡膠耐油手套。避免接觸或跨越泄漏物。
2. 泄漏處理:小量泄漏時,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時,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3. 環(huán)境保護措施:采取措施防止進一步泄漏或溢出,避免環(huán)境污染。
廢棄處置
1. 物理化學處理:四丁基氯化銨廢棄物可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進行處理,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影響。
2. 焚燒法:在高溫焚燒爐中進行焚燒處理,確保完全燃燒并減少有害物質排放。
3. 安全填埋:對于無法焚燒的廢棄物,可采取安全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確保不對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一、外觀與物理性質
1. 外觀:四丁基氯化銨通常為白色至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優(yōu)質的產(chǎn)品應無明顯的機械雜質,且顏色均勻一致。
2. 物理狀態(tài):該物質在室溫下為固體,具有特定的熔點(約100-102℃),且易溶于水和乙醇,但不溶于乙醚。
二、化學純度與成分分析
1. 純度:高純度是四丁基氯化銨質量的關鍵指標之一,直接影響其在化學反應和工業(yè)應用中的效果。根據(jù)不同用途,四丁基氯化銨的純度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應不低于98%。
2. 雜質含量:除了主要成分四丁基氯化銨外,還可能含有微量的雜質,如未反應的原料、副產(chǎn)物或生產(chǎn)過程中引入的其他物質。這些雜質的含量應控制在極低的水平,以避免對產(chǎn)品性能產(chǎn)生負面影響。
3. 離子對色譜專用標準:對于特定用途如離子對色譜,四丁基氯化銨的純度要求更為嚴格,通常需要達到≥97%(銀量滴定)甚至更高。同時,還要求水溶解試驗符合λ 10 % in H2O λ: 220 nm ≤0.05 λ: 230 nm ≤0.04 λ: 250 nm ≤0.03 λ: 260 nm ≤0.02 λ: 500 nm ≤0.02的標準。
三、安全使用與儲存
1. 毒性與刺激性:雖然四丁基氯化銨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但通過合理的操作規(guī)程和防護措施,可以有效減少對人體和環(huán)境的危害。
2. 儲存條件:四丁基氯化銨易吸潮,因此應密封干燥保存,避免受潮結塊。同時,儲存環(huán)境應陰涼通風,遠離火源和熱源。
3. 運輸要求:在運輸過程中,應采取適當?shù)姆雷o措施,防止產(chǎn)品受潮、受熱或受損。同時,應按照危險品運輸規(guī)定進行運輸和管理。
四、檢驗方法
1. 外觀檢查:通過目視觀察樣品的顏色、形態(tài)和均勻性等來判斷是否符合要求。
2. 純度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或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測定四丁基氯化銨的純度。
3. 雜質檢測:根據(jù)產(chǎn)品標準和實際需求,對可能含有的雜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