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方式:400-990-3999 / 郵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亞試劑 —— 品質可靠,值得信賴
訂貨編號 | 產(chǎn)品名稱 | 規(guī)格 | 包裝 | 原價 | 現(xiàn)價 | 數(shù)量 | 操作 |
---|---|---|---|---|---|---|---|
A14760-1g | D-脫氧核糖 | 進口 | 1g | 151.00 | 151.00 |
|
|
A14760-5g | D-脫氧核糖 | 進口 | 5g | 499.00 | 499.00 |
|
|
A14760-25g | D-脫氧核糖 | 進口 | 25g | 2180.00 | 2180.00 |
|
化學性質
危險屬性
質量標準
采購詢價
問答
基本物理性質
1. 外觀與形態(tài):D-脫氧核糖通常以白色結晶性粉末的形式存在,具有輕微的甜味。
2. 熔點:其熔點約為89-90°C(另有資料指出α-D-2-脫氧核呋喃糖的熔點為78~82℃,β-異構體熔點為96~98℃)。
3.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吡啶,微溶于乙醇和甲醇,不溶于乙醚、丙酮和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
4. 比旋光度:在水溶液中的比旋光度為-57°(c=1, H2O, 24hr)。
5. 密度:大約為1.0590 g/cm3。
6. 折射率:在水溶液中的折射率為-56°。
化學性質
1. 分子結構:D-脫氧核糖是由五個碳原子組成的環(huán)狀結構,其中第2位上的羥基被氫原子取代,形成脫氧狀態(tài)。這種結構使得它能夠以α-型和β-型的互變異構體形式存在。
2. 化學反應:D-脫氧核糖可以參與多種化學反應,如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加成反應等。例如,它可以被溴水氧化成脫氧核糖酸,也可以與苯肼反應生成脎。此外,它還能進行一些特殊的顯色反應,如與二苯胺反應生成藍色化合物(Keller-Kiliani反應)。
3. 穩(wěn)定性:在常溫下穩(wěn)定,但避免與強氧化劑、強酸、強堿接觸。吸濕性強,需在干燥處保存。
4. 光譜特性:在紅外光譜中,D-脫氧核糖顯示出一系列特征吸收峰,這些峰對應于其分子結構中的不同官能團。核磁共振(NMR)譜圖也顯示了其分子結構的特征信號。
生物學功能
在生物體內,D-脫氧核糖是構成DNA的基本單元之一,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形成DNA鏈的骨架。由于缺乏2'位羥基,DNA比RNA更穩(wěn)定,不易被水解或酶解。此外,D-脫氧核糖還參與某些代謝途徑和信號轉導過程。
應用
D-脫氧核糖不僅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還在醫(yī)學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例如,它可用于治療某些遺傳性疾病、提高免疫力以及作為某些藥物的中間體或載體。此外,隨著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的發(fā)展,D-脫氧核糖的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
GHS分類
GHS(全球統(tǒng)一制度)分類是用于描述化學物質危險性的一種國際標準。對于D-脫氧核糖,其GHS分類通常包括以下幾項:
1. 健康危害:未分類
2. 物理危害:未分類
3. 環(huán)境危害:未分類
安全術語
1. S24/25:避免與皮膚和眼睛接觸。
2. S37/39:使用合適的手套和眼/面保護。
3. S26:不慎與眼睛接觸后,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征求醫(yī)生意見。
風險術語
1.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統(tǒng)和皮膚。
急救措施
1. 吸入:將受害者移到新鮮空氣處,保持呼吸通暢,如感不適,求醫(yī)就診。
2. 皮膚接觸:立即去除/脫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膚/淋浴。
3. 眼睛接觸:用水小心清洗幾分鐘,如戴隱形眼鏡且可方便取出,繼續(xù)沖洗。如果眼睛刺激,求醫(yī)就診。
4. 食入:若感不適,求醫(yī)就診。漱口。
消防措施
1. 滅火方法:用水霧、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滅火劑滅火。
2. 特殊危險性:無特別說明。
3. 保護設備:穿戴適當?shù)姆雷o服。
泄漏應急處理
1. 個人防護:穿戴適當?shù)姆雷o服。
2. 環(huán)境措施:防止進入下水道。
3. 清理方法:用鏟子將泄漏物收集在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轉移至安全場所。
廢棄處置
1. 產(chǎn)品處置:根據(jù)當?shù)胤ㄒ?guī)處置內裝物/容器。
2. 包裝處置:根據(jù)當?shù)胤ㄒ?guī)處置內裝物/容器。
安全數(shù)據(jù)表(SDS)
1. 化學品及企業(yè)標識:包括產(chǎn)品名稱、CAS號、分子式等基本信息。
2. 危險性概述:簡要說明化學品的危險性和防范措施。
3. 成分/組成信息:列出化學品的所有成分及其比例。
4. 急救措施:詳細說明如何處理意外接觸的情況。
5. 消防措施:提供滅火方法和注意事項。
6. 泄漏應急處理:指導如何應對泄漏事故。
7. 操作處置與儲存:提供安全操作和儲存的建議。
8. 接觸控制/個體防護:建議適當?shù)膫€體防護裝備。
9. 理化性質:描述化學品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10. 穩(wěn)定性和反應性:說明化學品的穩(wěn)定性和可能的反應。
11. 毒理學資料:提供有關毒性的信息。
12. 生態(tài)學資料:描述對環(huán)境的影響。
13. 廢棄處置:指導如何廢棄化學品。
14. 運輸信息:提供運輸相關的法規(guī)信息。
15. 法規(guī)信息:列出適用的法規(guī)要求。
1. 物理性狀
- 外觀:白色固體,易溶于水。
- 熔點:α-D-2-脫氧核呋喃糖的熔點為78~82℃,β-異構體熔點96~98℃。
2. 化學性質
- 分子式:C4H9O3CHO (C5H10O4)。
- 相對分子質量:134.13 g/mol。
-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吡啶和乙醇。
- 旋光度:在水溶液中呈右旋性。
- 反應性:與二苯胺和硫酸亞鐵反應得藍色,稱為凱勒-基連尼反應。
- 穩(wěn)定性:在常溫下穩(wěn)定,避免接觸強氧化劑、還原劑和高溫環(huán)境。
3. 純度要求
- 含量測定:采用薄層色譜法(TLC),純度需達到≥99.0%。
- 雜質控制:使用LC-MS/MS法測定甲磺酸甲酯和甲磺酸乙酯的含量,確保符合相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