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方式:400-990-3999 / 郵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亞試劑 —— 品質可靠,值得信賴
訂貨編號 | 產(chǎn)品名稱 | 規(guī)格 | 包裝 | 原價 | 現(xiàn)價 | 數(shù)量 | 操作 |
---|---|---|---|---|---|---|---|
A14800-250g | 糖化酶 | BR | 250g | 80.00 | 80.00 |
|
化學性質
危險屬性
質量標準
MSDS
質檢報告
采購詢價
問答
一、基本性質
1. 物理形態(tài):糖化酶通常為近白色至淺棕色無定形粉末,或為淺棕色至深棕色液體。它可以分散于食用級稀釋劑或載體中,也可以含有穩(wěn)定劑和防腐劑。
2. 溶解性:糖化酶溶于水,幾乎不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
3. 密度:糖化酶的密度約為1.2 g/mL(在25°C時)。
4. pH穩(wěn)定性:糖化酶的最適作用pH值在4.0到4.5左右。
5. 溫度穩(wěn)定性:糖化酶的最適作用溫度范圍為60到62℃。當溫度超過65℃時,其活力會隨溫度升高而急劇下降。
二、化學性質
1. 催化反應:糖化酶能催化多糖類(如淀粉、糖原等)的α-1,4-和α-1,6-配糖鍵水解,生成葡萄糖。它也能微弱地水解α-1,3連接的碳鏈,但主要作用于α-1,4鍵。
2. 底物專一性:糖化酶對底物的水解速率不僅取決于酶的分子結構,還受到底物結構及大小的影響。一般來說,碳鏈越長,親和性越大。
3. 分子結構:糖化酶是一種含有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糖醛酸的糖蛋白,分子量在60,000到1,000,000之間。碳水化合物部分占蛋白質的4%到18%。
三、應用特性
1. 用途廣泛:糖化酶用于以葡萄糖作發(fā)酵培養(yǎng)基的各種抗生素、有機酸、氨基酸、維生素的發(fā)酵,以及各種規(guī)格的葡萄糖生產(chǎn)。
2. 使用優(yōu)點:糖化酶對設備沒有腐蝕性,使用安全。其工藝簡單、性能穩(wěn)定,有利于各廠的穩(wěn)定生產(chǎn)。
3. 注意事項:在使用糖化酶時,應避免與眼睛接觸,若不慎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尋求醫(yī)療建議。
GHS分類
根據(jù)《化學品分類和標簽規(guī)范》,糖化酶屬于其他類別。
安全術語
- S36:穿戴適當?shù)姆雷o服。
- S26:不慎與眼睛接觸后,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征求醫(yī)生意見。
風險術語
- R36/37/38:刺激眼睛、呼吸系統(tǒng)和皮膚。
急救措施
- 吸入:如果吸入,請將患者移到新鮮空氣處。
-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如有不適感,就醫(yī)。
- 眼睛接觸:分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并立即就醫(yī)。
-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并立即就醫(yī)。
消防措施
滅火時使用水霧、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滅火劑,避免使用直流水,以防液體飛濺導致火勢擴散。消防人員應佩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如容器變色或安全泄壓裝置發(fā)出聲音,必須撤離。
泄漏應急處理
作業(yè)人員應佩戴適當?shù)姆雷o裝備,避免接觸或跨越泄漏物。對于少量泄漏,可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對于大量泄漏,應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并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nèi)。
廢棄處置
廢棄處置應根據(jù)當?shù)胤ㄒ?guī)進行,確保廢棄物被妥善處理,防止環(huán)境污染。
安全數(shù)據(jù)表(SDS)
SDS提供了關于糖化酶的全面安全信息,包括其化學性質、危害識別、預防措施、事故響應等關鍵信息,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文件。SDS中還包含了操作注意事項、儲存條件、穩(wěn)定性和反應性等信息,以指導安全使用和儲存。
1. 酶活力
- 定義與單位:酶活力是衡量糖化酶活性的關鍵指標,通常以國際單位(IU)表示。在特定條件下(如40℃、pH 4.6),一小時內(nèi)水解可溶性淀粉生成葡萄糖的量來定義。
- 測定方法:通過測量在標準條件下,糖化酶對淀粉的水解能力來確定其酶活力。常用的方法是在一定時間內(nèi)測定生成的還原糖量或粘度的變化。
2. 外觀和物理性狀
- 形態(tài):糖化酶通常是近白色至淺棕色無定型粉末,或為淺棕色至深棕色液體。這種形態(tài)有助于其在工業(yè)應用中的均勻分散和使用。
- 溶解性:糖化酶易溶于水,幾乎不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這一特性使其在不同溶劑中的應用具有選擇性。
3. 水分含量
- 重要性:水分含量直接影響酶的穩(wěn)定性和保存期。高水分含量可能導致酶失活或降解。
- 標準:一般要求糖化酶的水分含量控制在較低水平,例如≤6.0%,以保證其長期穩(wěn)定性。
4. pH穩(wěn)定性
- 作用范圍:糖化酶在較寬的pH范圍內(nèi)保持活性,最適pH值通常在4.0-4.5之間。不同來源的糖化酶可能在pH穩(wěn)定性上有所差異。
- 影響因素:pH值對酶的三維結構和電荷狀態(tài)有顯著影響,從而影響其活性。過高或過低的pH值都可能導致酶失活。
5. 溫度穩(wěn)定性
- 最適溫度:糖化酶的最適作用溫度一般在58-60℃,超過65℃時酶活力急劇下降。
- 熱穩(wěn)定性:糖化酶在高溫下容易失活,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嚴格控制溫度,避免短期高溫處理。
6. 重金屬含量
- 安全性:重金屬如鐵、銅、鉛等對糖化酶有抑制作用,甚至導致酶失活。因此,糖化酶產(chǎn)品中重金屬含量必須控制在極低水平,以確保使用安全。
- 檢測方法:通過原子吸收光譜法或其他分析技術檢測糖化酶中的重金屬含量,確保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7. 微生物限度
- 質量控制:糖化酶產(chǎn)品中的微生物含量必須控制在一定限度內(nèi),以防止微生物污染和繁殖。
- 標準:根據(jù)不同的應用領域和法規(guī)要求,制定相應的微生物限度標準,并定期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