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方式:400-990-3999 / 郵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亞試劑 —— 品質可靠,值得信賴
訂貨編號 | 產品名稱 | 規(guī)格 | 包裝 | 原價 | 現(xiàn)價 | 數(shù)量 | 操作 |
---|---|---|---|---|---|---|---|
A29751-5g | (1,3-二氧戊環(huán)-2-基)甲基三苯基溴化瞵 | ≥98.0% | 5g | 49.00 | 49.00 |
|
|
A29751-25g | (1,3-二氧戊環(huán)-2-基)甲基三苯基溴化瞵 | ≥98.0% | 25g | 177.00 | 177.00 |
|
|
A29751-100g | (1,3-二氧戊環(huán)-2-基)甲基三苯基溴化瞵 | ≥98.0% | 100g | 579.00 | 579.00 |
|
|
A29751-250g | (1,3-二氧戊環(huán)-2-基)甲基三苯基溴化瞵 | ≥98.0% | 250g | 1331.00 | 1331.00 |
|
化學性質
危險屬性
質量標準
采購詢價
問答
分子結構與基本性質
- 分子式: C24H22BrO2P
- 分子量: 457.32 g/mol
- 結構: 該化合物由一個1,3-二氧戊環(huán)(也稱為二氧雜環(huán)戊烷)基團、一個甲基和一個三苯基磷陽離子組成,其中溴離子作為陰離子。
物理性質
- 外觀: 通常為白色或淡黃色固體粉末。
- 溶解性: 在極性溶劑如水、甲醇、乙醇中有良好的溶解性,但在非極性溶劑如己烷中的溶解性較差。
- 熔點: 具體熔點可能因純度和結晶形式而異,但一般在較高溫度范圍內。
化學性質
1. 穩(wěn)定性: 在常溫下相對穩(wěn)定,但在高溫或強酸強堿條件下可能會發(fā)生分解。
2. 反應活性:
- 親核取代反應: 由于磷原子上的正電荷,它容易參與親核取代反應。
- 氧化還原反應: 磷陽離子部分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可以在某些條件下被還原。
- 配位反應: 三苯基磷部分可以作為配體與金屬離子形成配合物。
合成與應用
1. 合成: 通常通過1,3-二氧戊環(huán)-2-基甲基氯與三苯基膦在適當條件下反應生成。
2. 應用:
- 催化劑: 在有機合成中用作相轉移催化劑。
- 中間體: 用于合成其他復雜有機分子的中間體。
- 材料科學: 在某些高分子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制備中用作添加劑。
安全與處理
- 毒性: 雖然具體的毒性數(shù)據(jù)可能不全面,但應謹慎處理,避免吸入、攝入或皮膚接觸。
- 儲存: 應在干燥、陰涼處密封保存,遠離火源和強氧化劑。
1. GHS分類:急性毒性,經口(類別4);嚴重的眼損傷(類別1);急性的水體毒性(類別3);慢性的水體毒性(類別3)。
2. 安全術語:S26:萬一接觸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并送醫(yī)診治。S37/39:使用合適的手套和防護眼鏡或者面罩。
3. 風險術語:R20/21/22:吸入、皮膚接觸和不慎吞咽有害。R36/37/38:對眼睛、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
4. 急救措施:P264:操作后徹底清潔皮膚。P270:使用本產品時不要進食、飲水或吸煙。P273:避免釋放到環(huán)境中。P280:穿戴防護手套/眼保護罩/面部保護罩。P301+P312:如果吞下去了:如感覺不適,呼救解毒中心或看醫(yī)生。P305+P351+P338:如進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幾分鐘。如戴隱形眼鏡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隱形眼鏡。繼續(xù)沖洗。P310: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醫(yī)生。P330:漱口。
5. 消防措施:無特定信息,但考慮到其化學性質和潛在危險性,應避免火源和氧化劑,確保儲存環(huán)境干燥、陰涼且通風良好。
6. 泄漏應急處理:P501:將內容物/容器處理到得到批準的廢物處理廠。發(fā)生泄漏時,應穿戴適當?shù)膫€人防護裝備,避免產生粉塵,并防止該物質與水接觸。用干凈的鏟子收集干燥的泄漏物,并將其置于適當?shù)膹U物處置容器中。
7. 廢棄處置:根據(jù)當?shù)胤ㄒ?guī)進行處置。由于該化合物可能對環(huán)境有害,特別是對水生生物,因此在處置時應特別注意,避免其進入水體。
8. 安全數(shù)據(jù)表:安全數(shù)據(jù)表中包含了上述所有信息,以及可能的更多細節(jié),如物理化學性質、穩(wěn)定性和反應性、毒理學信息、生態(tài)學信息等。在處理和使用該化合物之前,應詳細閱讀并理解安全數(shù)據(jù)表中的所有信息。
1. 外觀:通常為白色或淡黃色結晶粉末。
2. 純度:高純度的DMTPPBr一般要求在98%以上。
3. 熔點:該化合物的熔點一般在150-160°C之間,具體數(shù)值可能因不同批次而略有差異。
4.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應低于0.5%,以確保其在有機反應中的活性。
5. 不溶物:不溶物的含量應低于0.1%。
6. 重金屬含量:重金屬如鉛、汞、鎘等的含量應低于10 ppm。
7. 鹵素含量:溴含量應在理論值范圍內,通常通過元素分析來確定。
8. 光譜數(shù)據(jù):
- 紅外光譜(IR):特定吸收峰的存在可以確認化合物的結構。
- 核磁共振譜(NMR):包括氫譜(^1H NMR)和碳譜(^13C NMR),用于確認分子結構。
- 質譜(MS):用于確認分子量和分子式。
9. 穩(wěn)定性:在常溫下穩(wěn)定,但應避免長時間暴露于高溫和潮濕環(huán)境。
10. 包裝與儲存:通常密封保存在干燥、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