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方式:400-990-3999 / 郵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亞試劑 —— 品質(zhì)可靠,值得信賴
訂貨編號 | 產(chǎn)品名稱 | 規(guī)格 | 包裝 | 原價 | 現(xiàn)價 | 數(shù)量 | 操作 |
---|---|---|---|---|---|---|---|
A38013-5GR | 3-(二氯甲基)苯甲酰氯 | ≥96.0% | 5GR | 860.00 | 860.00 |
|
化學性質(zhì)
危險屬性
質(zhì)量標準
采購詢價
問答
物理性質(zhì)
1. 外觀: 通常為無色或淡黃色液體。
2. 分子量: 225.49 g/mol。
3. 密度: 約1.40 g/cm3(具體數(shù)值可能因純度和溫度而異)。
4. 沸點: 約在200°C左右(具體數(shù)值可能因壓力條件不同而有所變化)。
5. 溶解性: 不溶于水,但可溶于許多有機溶劑如乙醚、氯仿和二氯甲烷等。
化學性質(zhì)
1. 反應活性: 由于含有酰氯基團(-COCl),該化合物具有高度的反應活性,容易與水、醇、胺等親核試劑發(fā)生反應。
- 水解反應: 遇水迅速水解生成相應的羧酸和氯化氫(HCl)。
\[
\text{C}_8\text{H}_5\text{Cl}_3\text{O} + \text{H}_2\text{O} \rightarrow \text{C}_8\text{H}_6\text{Cl}_2\text{O}_2 + \text{HCl}
\]
- 醇解反應: 與醇反應生成酯類化合物。
\[
\text{C}_8\text{H}_5\text{Cl}_3\text{O} + \text{R-OH} \rightarrow \text{C}_8\text{H}_5\text{Cl}_2\text{O}\text{R} + \text{HCl}
\]
- 氨解反應: 與胺反應生成酰胺類化合物。
\[
\text{C}_8\text{H}_5\text{Cl}_3\text{O} + \text{R-NH}_2 \rightarrow \text{C}_8\text{H}_5\text{Cl}_2\text{N}\text{H}\text{R} + \text{HCl}
\]
2. 穩(wěn)定性: 對光和空氣敏感,應避免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在儲存時,最好在惰性氣體(如氮氣或氬氣)保護下進行。
3. 毒性: 具有一定的毒性,接觸皮膚或吸入蒸氣可能引起刺激或損傷。因此,在處理時應佩戴適當?shù)姆雷o設備,如手套、護目鏡和防毒面具。
4. 可燃性: 雖然本身不是易燃物質(zhì),但在高溫或火焰條件下可能會分解產(chǎn)生有毒和腐蝕性氣體。
應用
1. 合成中間體: 常用于有機合成中作為重要的中間體,特別是在藥物合成和精細化工領域。
2. 功能材料: 可以用于制備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或表面修飾劑。
1. GHS分類:
- 皮膚腐蝕/刺激 1C類:可能對皮膚造成灼傷或刺激。
- 嚴重損傷/刺激眼睛 第1級:可能對眼睛造成嚴重損傷或刺激。
- 皮膚敏感性 第1級:可能導致皮膚過敏反應。
2. 安全術(shù)語:
- S26:不慎與眼睛接觸后,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征求醫(yī)生意見。
- S36/37/39:穿戴適當?shù)姆雷o服、手套和護目鏡或面具。
- S45:若發(fā)生事故或感不適,立即就醫(yī)(可能的話,出示其標簽)。
3. 風險術(shù)語:
- R34:引起灼傷。
- R43:與皮膚接觸可能致敏。
4. 急救措施:
- 吸入:將受害者移到新鮮空氣處,在呼吸舒適的地方保持休息。
- 食入:漱口,切勿催吐。
- 眼睛接觸:用水小心清洗幾分鐘,如果方便,摘除隱形眼鏡并繼續(xù)沖洗。
- 皮膚接觸:立即去除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膚或淋浴。
5. 消防措施:
- 使用適當?shù)臏缁饎绺煞?、二氧化碳或泡沫滅火器。避免直接用水滅火,因為該物質(zhì)遇水會分解釋放出氯化氫氣體。
6. 泄漏應急處理:
- 個人防護:穿戴適當?shù)姆雷o裝備,包括自給式呼吸器、防護服和手套。
- 環(huán)境保護:避免泄漏物進入下水道、地表水或地下水。
- 清理方法:用惰性吸附材料(如沙子、硅藻土)吸收泄漏物,然后轉(zhuǎn)移到合適的廢物容器中。
7. 廢棄處置:
- 根據(jù)當?shù)卣?guī)定,將物品或容器交由工業(yè)廢棄物處理機構(gòu)處理。確保遵守所有適用的環(huán)保法規(guī)。
8. 安全數(shù)據(jù)表(SDS):
- 查閱化學品供應商提供的安全數(shù)據(jù)表(SDS),以獲取更詳細的安全信息和使用指南。
1. 外觀:通常為無色至淡黃色液體。
2. 純度:高純度是關鍵指標,一般要求在98%以上??梢酝ㄟ^氣相色譜(GC)或高效液相色譜(HPLC)進行測定。
3. 水分含量:應低于0.5%,因為水分會影響反應活性和儲存穩(wěn)定性。常用卡爾費休滴定法測定。
4. 氯化物含量:總氯化物含量應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通常通過離子色譜法測定。
5. 殘留溶劑:生產(chǎn)過程中使用的溶劑如二氯甲烷、甲苯等應控制在低水平,通常使用氣相色譜法檢測。
6. 重金屬含量:如鉛、汞、鎘等重金屬的含量應符合相關法規(guī)標準,通常通過原子吸收光譜(AAS)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zhì)譜(ICP-MS)測定。
7. 熔點/沸點:雖然3-(二氯甲基)苯甲酰氯在常溫下為液體,但熔點和沸點可以作為純度和一致性的參考指標。
8. 密度:通常在1.30-1.35 g/mL之間,具體數(shù)值視純度和溫度而定。
9. 折射率:折射率也是純度的一個指標,通常在1.5200-1.5300之間。
10. 酸值:由于該化合物含有酰氯基團,酸值應較低,通常通過酸堿滴定法測定。
11. 穩(wěn)定性:在室溫下應穩(wěn)定,但在潮濕環(huán)境中易水解,因此需要密封保存。
12. 包裝與儲存:通常以玻璃瓶或塑料瓶密封包裝,存放于陰涼干燥處,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