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性質
- 外觀與形態(tài):N,N',N'',N'''-四乙?;孰逋ǔ闊o色或白色結晶粉末。
- 熔點:其熔點范圍在229℃至232℃之間。
- 沸點:該化合物的沸點約為450.44°C。
- 密度:相對密度為1.512g/cm3。
- 溶解度:在熱DMF中幾乎透明,但在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中的溶解性較差。
- 折射率:該化合物的折射率為1.6081(estimate)。
- 閃點:閃點為213.9°C。
2. 化學性質
- 穩(wěn)定性: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和化學穩(wěn)定性。
- 反應性:在酸性條件下,可以水解成甘脲和醋酸乙酯等產(chǎn)物。
- 溶解性: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一些有機溶劑如乙醇、丙酮等。
- 酸堿性:酸度系數(shù)(pKa)為-2.55±0.20(Predicted)。
3. 安全信息
- 毒性:一般認為無毒性,但仍需避免直接接觸皮膚和吸入其粉塵。
- 儲存條件:應儲存在干燥、陰涼的地方,并遠離火源和氧化劑。
- 操作注意事項:在操作過程中需佩戴防護措施,如防護眼鏡、手套等,以避免吸入其粉塵或接觸皮膚。
1. GHS分類
- GHS分類是全球協(xié)調系統(tǒng)(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Chemicals)的簡稱,用于對化學品的危害進行統(tǒng)一分類和標簽。
- N,N',N'',N'''-四乙?;孰宓腉HS分類為234-124-3。
2. 急救措施
- 如果皮膚接觸:應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
- 如果眼睛接觸:應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并盡快就醫(yī)。
- 如果吸入:應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應給輸氧;如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及時就醫(yī)。
- 如果食入:應盡快就醫(yī),并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采取催吐等措施。
3. 風險術語
- R24/25:表示該物質可能對皮膚和眼睛有刺激性。
4. 消防措施
- 在發(fā)生火災時,應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泡沫等滅火劑進行滅火。
- 消防人員在滅火時應佩戴防毒面具和全身防護服,避免直接接觸火源和煙霧。
5. 泄漏應急處理
- 在發(fā)生泄漏時,應隔離泄漏區(qū)域,限制出入,并切斷火源。
- 應急處理人員應佩戴自給式呼吸器和適當?shù)姆雷o裝備,避免與泄漏物直接接觸。
- 小量泄漏時,應避免揚塵,使用無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時,應使用塑料布或帆布覆蓋,減少飛散,并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6. 操作處置與儲存
- 在操作過程中,應密閉操作,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至空氣中。
- 操作人員應佩戴防護眼鏡、橡膠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避免直接接觸。
- 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中,遠離火種、熱源,并與氧化劑分開存放。
7. 安全數(shù)據(jù)表
- 安全數(shù)據(jù)表(Safety Data Sheet,簡稱SDS)提供了有關化學品的詳細安全信息,包括物理化學性質、穩(wěn)定性、危害性、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接觸控制/個體防護、理化特性以及法規(guī)信息等。
- 對于N,N',N'',N'''-四乙?;孰澹銼DS編號為10543-60-9。
1. 外觀與性狀:
- TAGU通常為白色結晶粉末。
2. 純度:
- 高純度的TAGU是關鍵的質量指標,通常要求純度在98%以上,甚至更高。
- 純度可以通過高效液相色譜(HPLC)、氣相色譜(GC)或其他適當?shù)姆治龇椒ㄟM行測定。
3. 熔點:
- TAGU的熔點是一個特定的物理性質,通常在100°C至120°C之間,具體數(shù)值可能因制備方法和純度而異。
- 熔點的測定可以通過差示掃描量熱法(DSC)進行。
4. 水分含量:
- 水分含量對TAGU的穩(wěn)定性和反應性有重要影響,通常要求水分含量低于一定限度,如0.5%以下。
- 水分含量可以通過卡爾·費休滴定法、烘箱干燥法或其他適當?shù)姆椒ㄟM行測定。
5. 雜質含量:
- 包括有機雜質和無機雜質,如未反應的原料、副產(chǎn)物、溶劑殘留等。
- 雜質含量通常通過氣相色譜、液相色譜或質譜等方法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6. 粒徑分布:
- 對于某些應用,TAGU的粒徑分布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質量指標。
- 粒徑分布可以通過激光粒度儀或篩分法進行測定。
7. 穩(wěn)定性:
- TAGU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也是一個重要的質量指標。
- 穩(wěn)定性可以通過加速老化試驗、長期儲存試驗等方法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