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方式:400-990-3999 / 郵箱:sales@xiyashiji.com
西亞試劑 —— 品質可靠,值得信賴
訂貨編號 | 產品名稱 | 規(guī)格 | 包裝 | 原價 | 現(xiàn)價 | 數(shù)量 | 操作 |
---|---|---|---|---|---|---|---|
A60458-1G | L-2-噻唑林二酮-4-甲酸 | ≥97.0%(HPLC)(T) | 1G | 67.00 | 67.00 |
|
|
A60458-5G | L-2-噻唑林二酮-4-甲酸 | ≥97.0%(HPLC)(T) | 5G | 181.00 | 181.00 |
|
化學性質
危險屬性
質量標準
采購詢價
問答
1. 基本性質
- CAS號:L-2-噻唑林二酮-4-甲酸的CAS號為19771-63-2。
- 分子式與分子量:其分子式為C4H5NO3S,分子量為147.152。
- 外觀性狀:該化合物為白色至灰白色粉末。
- 密度:L-2-噻唑林二酮-4-甲酸的密度為1.6±0.1 g/cm3。
- 熔點:其熔點為174 °C (dec.)(lit.)。
- 折射率:該化合物的折射率為1.595。
2. 溶解性
- 水溶性:L-2-噻唑林二酮-4-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較高,可達≥ 2.08 mg/mL (14.14 mM),形成澄清溶液。
- 有機溶劑溶解性:在DMSO中溶解度為250 mg/mL (1698.95 mM);在PEG300和Tween-80的混合溶劑中溶解度也較高,可形成澄清溶液。
3. 穩(wěn)定性
- 儲存條件:建議在2-8℃下儲存。
- 穩(wěn)定性描述:該化合物在適當?shù)膬Υ鏃l件下相對穩(wěn)定,但需注意避免反復凍融造成的產品失效。
- 危險分解產物:在特定條件下,如高溫或不當處理時,可能產生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分解產物。
4. 物理化學性質
- PSA(極性表面積):91.70000。
- LogP(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1.11。
- 計算化學數(shù)據(jù):包括摩爾折射率、摩爾體積、等張比容、表面張力、極化率等參數(shù)。
1. GHS分類:根據(jù)GHS(全球協(xié)調系統(tǒng))分類,L-2-噻唑林二酮-4-甲酸未被歸類為物理性危害、健康危害或環(huán)境危害物質。
2. 安全術語:
- S23:不要吸入氣體/煙霧/蒸氣/噴霧。
- S26:萬一接觸眼睛,立即使用大量清水沖洗并送醫(yī)診治。
- S37/39:容器打開后,應儲存在通風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閉。
- S260:不要吸入粉塵/煙/氣體/煙霧/蒸氣/噴霧。
- S261:避免吸入粉塵/煙/氣體/煙霧/蒸氣/噴霧。
- S264:作業(yè)后徹底清洗雙手。
- S280:穿戴防護手套/防護服/護目鏡/面罩。
- S302+S352:如皮膚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 S304:如感覺不適,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醫(yī)生。
- S305+S351+S338:如進入眼睛,用水小心沖洗幾分鐘。如戴隱形眼鏡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隱形眼鏡繼續(xù)沖洗。
- S362:沾染衣物時,應脫掉污染的衣物并洗凈后方可重新使用。
- S403+P233:存放于陰涼、干燥處,并保持容器密閉。
- S405:存放時加鎖保管。
- S501:按照當?shù)胤ㄒ?guī)處置內容物/容器。
3. 風險術語:
- R36/37/38:對眼睛、呼吸道和皮膚有刺激作用。
4. 急救措施:
-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如有不適,就醫(yī)。
-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如有不適,就醫(yī)。
-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就醫(yī)。
-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用清水或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就醫(yī)。
5. 消防措施:
- 危險特性:受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氣體。
-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 滅火方法及滅火劑:用水霧、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滅火劑滅火。避免使用直流水滅火,以免引起飛濺使火勢擴散。
6. 泄漏應急處理:
- 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佩戴防塵口罩和防毒面具,穿防毒服。
- 小量泄漏時,用潔凈的鏟子收集于干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
- 大量泄漏時,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7. 廢棄處置:
- 廢棄物性質包括殘余物和污染包裝物。
- 廢棄注意事項包括處置前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guī)。建議用焚燒法處置。
8. 安全數(shù)據(jù)表(MSDS):L-2-噻唑林二酮-4-甲酸的安全數(shù)據(jù)表提供了關于該化學品的詳細信息,包括其物理化學性質、危險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個人防護措施等。
不過,一般來說,對于一種化學物質的質量指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個方面:
1. 純度:表示該化合物中目標成分的含量百分比,是衡量物質純凈程度的重要指標。
2. 熔點和沸點:分別表示該化合物從固態(tài)轉變?yōu)橐簯B(tài)和從液態(tài)轉變?yōu)闅鈶B(tài)的溫度,這些物理性質有助于識別和純化化合物。
3. 密度:表示單位體積內該化合物的質量,對于了解其在溶液中的濃度或進行其他物理計算很有幫助。
4. 外觀:描述化合物的顏色、形態(tài)(如晶體、粉末、液體等)和氣味等特征。
5. 溶解性:指該化合物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能力,這對于其應用和處理非常重要。
6. 穩(wěn)定性:包括熱穩(wěn)定性、光穩(wěn)定性和化學穩(wěn)定性等,描述該化合物在不同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
7. 毒性和安全性:評估該化合物對人體健康和環(huán)境的潛在影響。